太極推手是太極拳運動中的一種雙人徒手對練,具有一定的對抗性。太極推手分為定步推手和活步推手兩種。經常打太極拳,可同時結合推手練習,既能提高太極拳的技術水平,又可借助兩人的協(xié)作發(fā)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反應能力,增強體質。初學太極拳的人,也可兼練太極推手,使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練習推手要明確鍛煉目的,反對單純強調勝負而忽視增強體質的作用。
初學太極推手,應由單推手開始。待熟練之后,再練習定步雙推手和活步推手。學習過程要由易到準,由簡而繁,不要急于求成;貪多求快。練習推手時,動作要求圓活,兩臂切勿僵硬。練者雙方,既不丟開,又不頂撞;做到黏連不脫,彼此相隨。
、推手的基本動作
為了使學習的人易于辨明位置和方向,甲乙二人由開始姿勢起,始終不調換位置(活步推手除外)。搶手圖解中,仍
一劁采用擁、捋、擠、按等習慣用語,以便參考原有太極拳的理論,進行研究和改進。除了用虛、實線(甲用虛線,乙用實線)表明手腳的路線之外。在基本動作中,有的腰部說加上箭頭,表示腰部的轉動方向?;畈酵剖址?,初學時應先固定練習一邊,熟練之后,再換手換步。經過一段時期的練習,就能彼此黏連不脫,身靈步活,進退自如,不拘形式的隨意變化了。
預備姿勢兩人相對站立,成立正姿勢,身體各部力求自然、舒適。兩人距離以雙方握拳、兩臂前平舉、拳面相接觸為標準(圖12一21)。
開始姿勢:兩人各作半面左轉,雙方右腳各向前邁一步,兩腳內側相對,兩人右腳之間相距10、20厘米。然后雙方右掌各向前舉,臂稍屈,手背相對,手腕交叉(通稱“搭
手”)雙方左手均自然下垂,重心均落于兩腿之間。
要點:雙方右手腕部接觸后,應符合“細勁",既不可過于用力相抵觸,也不可軟而無力。
單推手練習法。甲翻轉右掌用掌心向前平推乙之手腕部,同時右腿前弓,重心略向前移,其目的是以右掌向乙之右胸部(圖122)。乙承甲之按勁,用擁勁(不松軟,也不僵硬)將右掌向后回收,同時左腿微屈,重心向后移,上體隨之向右轉動,并以右掌引甲之右手,使其不能觸及胸部而落空。
乙用右掌引甲之右掌使之落空,隨即翻掌用右掌向前平推甲之手腕部,其目的是要按甲之右胸部(圖1223)。甲同樣用右手承乙的推勁,順勢收回右臂,屈左腿,重心后移,上體右
圖12一2一2 圖12一2一3
轉,使之右掌落空(圖12一2一4)。兩人如此循環(huán)練習,雙方推的路線要成一個平圓形。
用勁方法:甲用“按"勁推乙方時,乙則轉腰用“化"勁順勢化開甲的來勁;乙用“按"勁推按甲時,甲同樣轉腰用“化"勁化開乙的來勁。
要點:“按"時,上體不可過于前傾;“化"時,應轉腰縮胯,重心后移,上體切勿后仰。雙方手臂經常
保持擁勁,屈伸相隨,既不要松軟和圖12一2一4
斷勁,又不可僵硬頂勁;雙方手腕的
聯系,如膠著,如滑軸;雙方左手均要自然活動,以配合腰腿用勁
雙方由開始姿勢起(圖1225),人甲翻轉右掌用掌心向前、向上接乙之手腕部,意在推按乙的面部。同時右腿前弓,重心路向前移,二者隨著用擁勁,以右手承甲之來勁,順勢引臂上舉。同時左腿微屈,重心略向后移,上體隨之右轉,將甲的右掌引向頭部右側,使之落空(圖1226)。
圖圖圖12一2一5
圖
圖
乙順勢將右掌慢慢翻轉,向前、向下推按,意在按甲之右肋部;甲同樣用右手擁勁承乙之來勁,右臂順勢回收,同時屈左腿,上體隨之右轉,重心后移,將乙之右手引向體之右側,使之落空。
當甲用右手向乙面部推來時,乙身體稍向右轉,同時用右手擁勁,將甲的右手引向頭之右側,使之落空,隨即順勢向甲之面部前推。甲隨之向右轉身引乙的右臂,使之落空,然后再翻掌向前、向下推按乙的右肋部(圖122丷,圖1228)。
圖12一2一7 圖12一2一8
這些動作,練習者可以彼此反復循環(huán)練習,雙方推手的路線成立圓,左右手和左右腿也可輪流交換練習。
雙手平圓練習法預備姿勢:雙方右手“搭手"后,以左掌撫于對方右肘(圖1239)。
動作:
1.甲右手翻轉,掌心按在乙右手腕上,并向前、向下推按。同時左手在乙右肘部向同一方向推按,其目的是迫使乙右臂貼于自己的胸前不得活動,通稱“按勁"。乙右臂則用擁勁接承甲按勁,左手在甲右肘部順勢漸向后引,左腿微屈,重心后移,上體微微含胸,同時身體右轉,并用右臂將甲方來勁向右引,使甲之按勁落空,通稱“化"勁(圖12.2.10)。
圖12一2一9 圖12一2一10
圖12一2一11
、定步推手法動作:
圖12一2一12
擁勁:(開始雙方各用右臂作單措手式,含糊勁(圖12213)。
持勁:甲右手承乙右手之擁勁,將右臂后引,右手翻轉以手掌貼于乙之右手腕處;同時左手撫于乙之右肘,順乙之來式,屈左腿,收胯,轉腰(向右),兩手引乙之右臂,成
為向右的捋式動作。 圖12一2一13
擠勁:乙順甲之捋式,右腿微
屈,重心略向前移。同時左手手掌附于右臂內側,以右前臂平齊甲之胸部,其目的是使甲的捋勁不發(fā)生作用,而改變方向,使其兩手被迫于胸前失去作用(圖12214,圖122巧)。
按勁:甲順乙之來式,屈左腿,含胸,向左轉腰、收胯。同時兩手按之右臂,向下、向左,化開乙之擠勁,使乙方的擠勁落空。甲右手隨即移至乙左肘部,左手移至乙左腕部。甲化乙來的動作,與乙化甲的動作相同,可以反復循環(huán)練習。
圖12一2一14 圖12一2一巧
、活步推手法
(一)活步推手一(進三退二)
預備姿勢:開始姿勢與定步之開始姿勢基本相同,唯雙方搭手時,甲以左腳在前,乙以右腳在前(乙右腳在外,左腳在內)成順步姿勢。雙方搭左手,成交叉,右手均撫雙方之左肘尖。甲用左臂作擠式,乙作按式。
動作:
乙右腳前進一步,落于甲左腳內側,同時兩手按甲之右臂(圖12216)。
甲左腳退后一步,右手從左肘上接乙之右手,同時左手左下方繞出撫于乙之右肘處,準備變捋式;乙順甲之捋式左腳再進一步(第二步),落在甲的右腳外側準備邊擠式(圖12217,圖122一18,圖12一219)。
甲右腳再退一步(第二步),同時兩手引乙的右臂向右,轉身成捋式。乙隨甲的捋式動作,右腳再進一步(第三步),落于
—J1anShenWuS1
甲左腳內側,右腿前弓,兩臂仍成擠式。甲右腿稍屈,重心后移,收胯成按式。
圖12一2一16圖12一2一17
圖12一2一18 圖12一2一19
甲趁乙向前擠動作,微向左轉腰,同時左腳提起落在乙右腳內側(甲前進第二步)。
乙隨即退回右腳,同時右手由下面繞出,附在甲的左肘部向回捋。甲被乙捋時右腳順勢再進一步落于乙的左腳外側(甲前進第二步)。
乙捋甲方左臂,同時退回左腳,甲順勢再進左腳落于乙的
右腳內側,甲又變?yōu)閿D的動作,乙又變?yōu)榘吹膭幼鳎ㄟ€原成活步推手)。此法,前進三步,后退兩步,亦稱“五步二人搶"前進者由按變擠,后退者由擁變捋,雙方進退變化中須各含擁勁,并作到黏連不脫,循環(huán)無窮。
(二)活步推手二(進三退三)
預備姿勢及開始姿勢與定步推手完全相同。
練習方法:與前述“進三退二"的練習方法基本相同,前進者由按變擠,后退者由擁變捋。其不同之處是:這種方法前進和后退均為三步,而且開始時雙方都是右腳在前。
進退步法:搭手后,前進者前面的腳先進第一步,后退者后面的腳先退第一步,這才可以造成進三退=的步法。
動作:
雙方均右腳在前,甲先用左臂向乙胸前擠去,右手附在左臂肘部內側幫助擠的動作,右腿前弓;乙縮胯、含胸做按式動作,同時右腳略提起向前落,甲順勢左腳提起向后退一步。然后,乙再進左腳,甲再退右腳,兩臂的動作與“進三退二"練習法完全相同。接著乙再進右腳,甲再退左腳。總之,整個過程是:甲由擠的姿勢,經過擁、捋變?yōu)榘词?;乙兩臂由按的動作變?yōu)閿D的動作。
甲進乙退與乙進甲退的動作相同,唯甲改為先進右腳,乙改為先退左腳。
(三)活步推手二(大捋)
預備姿勢與單推手的預備姿勢相同。
開始姿勢:雙方均以右臂作搭手的姿勢。
動作:
甲翻轉右手虛握乙之右手腕,左手腕部撫在乙的右肘上。
同時左腳掌為軸腳跟外轉,右腳隨之收回半步,靠左腳的內側,
身體也隨即跟進半步,靠攏右腳,同時重心稍向前。另外方法是:在甲捋時,乙先把右腳進半步。
甲順勢將身體向右后轉,右腳也隨同向右后方退一步,同時兩手隨同身體的轉動繼續(xù)用捋,使乙受此牽動兩腳不能自主。乙受此牽動,左腳順勢再前進一大步,開始作靠式動作,推此時乙受甲的特勁所迫,重心尚未穩(wěn)定。
乙順甲的特勁,右腳再進一步,落在甲左腳內側(甲之襠內)重心略向前落于右腿上。同時左手附于右臂內側,用肩勁靠向甲之胸前。
甲順乙之靠式,先用左前臂(肘勁)外旋截住來勁身體隨之略右轉,以化開乙的靠勁,然后再含胸、轉腰(向左),重心移向右腿。同時兩手由捋變胺(左手按乙的左手,向下采勁,右手按乙的左肘部),左腳提起搶進一步,落于乙右腳的內側(圖12220,圖122(1)。
圖12一2一20 圖12一2一21
乙順甲的按式,以左手手背承接甲的左手,右臂自左手下抽出抗于甲之左肘。同時右腳收回半步,落在左腳內側,身體消向左轉,由靠式變特式。而甲左腳仍在前,左腿順勢微向前弓,重心微向前移
乙順勢將身體向左轉,同時左腳向左后方退一步,兩手繼續(xù)作捋式(左手虛握甲的左手腕,右手腕部撫于甲的左肘上)。甲順乙的措式,右腳前進一大步,重心稍向前移并落于右腿。(圖12222)
甲左腳順勢再進一步,落在乙右腳內側(乙的襠內)重心稍向前
落于左腿上。同時右手附于左臂內側,用肩或靠乙之胸前。
圖12一2一22
以上動作,甲、乙各進退一次,稱為一循環(huán)。依此動作與方法,乙又搶進右腳變按,甲再退步變捋,反復循環(huán),以至無窮。
大捋的換手法(洌掌,意即轉移被攻或被動局面)甲被乙靠近身體時,一方面用左前臂肘勁旋轉,化開乙的靠勁,另一方面應迅速地用右掌順勢直撲在乙的面部(謂拐掌,也稱撲面掌或閃掌)。此時,乙的右臂應順勢前上舉,接承甲之右手并輕握其手腕部,左手腕部撫于平之右肘,同時身體向右轉,右腳收回落于左腳之內側,兩手隨同身體轉動之式開始做捋式。甲方受乙之捋式,右腳前進一步,重心略向前,落在乙兩腳的前面。
乙身體順勢向右轉,右腿順勢向右后方再退一步,兩手繼續(xù)作捋式。甲被乙的捋式所引,左腳前進一大步,重心稍向前移,右腳順勢再進一步落于乙左腳的內側(乙之襠內)。同時左手附于右臂內側,兩臂作擠式,靠向乙的胸前。
此法與前述大持的進退步法基本相同,推前者捋式動作,甲捋乙的右臂,乙則捋甲的左臂,其間轉換方法,以搶進一步由捋變肘再變按,化對方之靠勁。后者(右式)捋式動作均為對方之右臂,其轉換方式,均以右手撲面掌為關鍵。
如果在乙被甲擊肘,乙用左手撲甲之面部(即洌掌),甲則用左手接乙的左臂向左轉身。乙順勢進步,用左臂向甲胸部靠去,而后彼此都可以用左手撲面,則雙方被捋者都是左臂。
思考題
1.散打的基本技術包括哪些內容?2,簡述散打預備姿勢的技術要求。
散打步法在攻防格斗中有什么作用?
散打拳法和腿法技術中常用的動作方法有哪些?
5.簡述攻防技術教學的步驟和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6太極推手包括哪些技術?各技術的動作要點是什么?
主要參考書目、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全民健身計劃綱要,1995[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報,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1999
[3]人民體育出版社著武術理論基礎,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4]人民體育出版社著太極拳運動.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1995
[5]人民體育出版社著武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8
[6〕人民體育出版社著,武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7]人民體育出版社著,武術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8]人民體育出版社著運動生理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9]中國武術散手編寫組中國散手.北京:人民體育出版
社,2002
[10]九年制義務教育教材編寫組,體育與健康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
[11]人民體育出版社著.體育與健康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
[12]祝大彤,薛秀英太極內功解秘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
[1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審定1996武術套路競賽規(guī)則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6
[14]黃康輝,跟冠軍學推手.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8
[15]張山.中國太極推手.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16]蔡龍云.劍術.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17]李天驥,李德?。我馊g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1
[18]馬明達說劍叢稿.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0
[19]張肇平,杜飛虎論太極拳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
版社,2002
[20]單錫文武術普修教程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出版,2004
[21]蔡仲林,等,武術,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2]國家體委武術研究院.中國武術史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7
[23]中國武術段位制編寫組,初段位技術教程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1997
[24]中國武術大辭典編輯委員會中國武術大辭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25]張奇張三豐原式太極拳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26]余功保精選太極拳詞典.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9
[27]盧偉光中國內家拳??冢汉D蠑z影美術出版社,1995
[28]邱丕相,等中國武術教程,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瀏覽2,19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