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書《禮樂記》中說:“節(jié)奏,謂或作或止,作則奏之,止則節(jié) 之?!边@種音律上或奏或停的變化體現(xiàn)了節(jié)奏,其實表現(xiàn)節(jié)奏遠不止 如此,時間、空間中的一切運動變換構成了更廣義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在 武術中除了動與靜,還有輕與重、快與慢、起與伏、長與短的變化。
武術中動與靜變化,形成了獨特風格的節(jié)奏,它要求要么不動, 動則快如疾風;要么不停,停則驟然而止,周身無處不停。換句話 說,動作節(jié)奏要鮮明,鏗鏘有力,清晰可辨,詩人杜甫形容公孫大娘 的舞劍,“來如雷霆生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边@一 “來” 一 “罷”, 恰恰體現(xiàn)了武術中動靜分明的節(jié)奏感,如果用樂曲來打比方的話, 它更像進行曲而不像小夜曲。應當說動靜的鮮明是武術最基本的節(jié) 奏特點。
在整個套路中往往不都是拳拳到肉的實力,常常是有重有輕, 猶如歌曲中的重音、弱音符號一樣,時重時輕,使節(jié)奏更加起伏多 變,武術十二型中有“重如鐵”、“輕如葉”之說,如震腳、砸拳、踏步 等動作力沉千鈞,而弧形步、“燕子抄水”則要輕巧,若風飄柳絮。就 一個動作來說也常常包含輕與重兩個方面,或先輕后重,或先重后 輕,強烈對比,則顯得重者更重,輕者更輕。
起與伏,則是從動作的空間運動來講節(jié)奏變化的,它像樂曲中 的音調一樣,時而高昂,時而低回。武術中的動作大致分為高、中; 低三種動作,叫“上盤”、“中盤”、“下盤”,從套路結構上說,要求 “三盤”錯落,起伏跌宕;從技術要求上說,高的動作要挺拔,有頂天 立地的氣概,低的動作要低得下去,有海底撈月的功力,而中盤動作 則穩(wěn)如磐石。這種高低的變化不僅提高了健身效果,而且從美的角 度,高低呼應,相互襯托,才激蕩人心。
快與慢也體現(xiàn)一定的節(jié)奏變化,像樂曲一樣,時而激昂奔騰, 時而徐緩舒展,武術總的節(jié)奏是快的,但卻不是那種形同木偶戲般 地一快到底,優(yōu)秀運動員為了充分地表達身法和動作的韻律,常出 現(xiàn)以慢帶快或快后轉慢而后更快的生動節(jié)奏,增加了動作的生動 感。諺語中說“快而忌毛”、“慢而忌溫”,正是從快慢上提出的要求。
長與短的變化,說得再簡單些,它像寫文章點標點似的,有時 是長句,有時是短句,有時是逗號、頓號,有時是分號句號。我們在 練套路時根據(jù)動作結構的有機聯(lián)系,有時連續(xù)作四五個動作,有時 則作一二個動作即停,運用長短相參,使節(jié)奏多變,否則就會像讀破 句一樣,把應當緊接在一起的動作分離開;或者像小學生背書一樣, 分不出哪里有標點符號。武術中的“長句子”稱掛串動作,如珠炮連 發(fā),似急浪翻滾,浩蕩奔放;武術中的“短句子”稱頓挫動作,一頓 一挫,簡明有力、生動活潑,又有一種味道。
如上面所講,武術中顯明而多變的節(jié)奏通常在較高水平的運動 員中才顯示出來,對于初學者則主要是強調節(jié)奏顯明,一動一靜干 凈利落,動靜分明就可以了,隨著套路技術的復雜化再進一步強調 節(jié)奏的多變性。在觀賞表演時,則要看它動與靜、快與慢、長與短、 輕與重、起與伏處理得是否恰當、生動,是否符合武術內含的技擊意 義和運動規(guī)律。
精神要飽滿而貫注
武術中有“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的說法,一口氣是一種內 在東西的表現(xiàn),其中也包含精神,既要飽滿又要貫注。
所謂飽滿就是從一上場、一起勢開始,就精神抖擻,毫無倦怠, 兢兢業(yè)業(yè)地練好一招一式,自始至終快而不躁,慢而不松,誠如蔡龍 云先生所講的:“心力要堅強”,“要把自己擺進一個戰(zhàn)斗的場合”,有 一股堅韌不拔的斗志,有一種一往無前的精神。這樣,不但有外在 的激烈剛勇的動作,也有內在的奔涌激蕩的氣血,才能達到“內外合 一”。如果練武術時心灰意懶,充滿倦意,斷然是不能稱作是練武術 的。當然也不可齪牙咧嘴,橫眉怒目,要“怒”在其內。
一所謂貫注,則是指精神貫注于動作的一招一式變化之中,通 過眼睛的傳神會意表現(xiàn)出來。眼神的表現(xiàn)有各種眼法,而最基本的 是“隨眼”和“定眼”,要“眼隨手動”,隨著動作的一攻一防,一架 一擋,一個上步進擊,一個退步恪守,眼睛都在貫注中緊密配合, 左右顧盼,傳神會意;要“目隨勢注”,當動作戛然而止的時候,眼 睛全神貫注、神采奕奕,透出一股不屈不撓的戰(zhàn)斗精神。這樣,通 過傳神會意來體現(xiàn)人的精神面貌,才會使動作之間有機地聯(lián)系起 來,做到形斷氣不斷,勢停意不停。外形的運動暫停時,內心的精 氣神仍在活動,令人感到靜中生動,雖靜猶動。這種內外合一,神 形兼?zhèn)涞难菥殻瑫r常令人達到忘我的境地,感到練武者簡直是一氣 呵成,使你目不轉睛地看到底。等到他練完時,你卻又有回味雋永 的感覺。 ,
當然精神與氣不無關系,武術常稱作精氣神。如果不善于運用 丹田之氣,使氣血上涌,造成氣促力衰,則既不可能氣脈貫通,也不 可能氣勢雄壯,精神勢必大減。武術中講究“心與意合、意與氣合、 氣與力合”,正是這個道理,在激烈運動中善于運用呼吸,調節(jié)氣 息,使氣盈而勁剛,才會表現(xiàn)旺盛的斗志和飽滿的精神。
以上五個方面雖說還不夠全面,然而若能做到,應算是有較好 的功夫和意識了。習武者們練習后,不妨用這五個方面去衡量一 下,那些做到了?哪些還沒做到?你在觀賞別人和優(yōu)秀運動員表演 時,也可以用這五個方面去衡量一下,從中學習他人的長處。這樣, 你的演練水平和鑒賞水平便會不斷長進,日益提高。
■武藝探索書簡
在任何時候別忘了突出你的風格,揚己之長。你的風格是功架 準確、動作干凈利落,一靜無處不靜;在迅疾如風的動作中要停則剎 那間戛然止住,紋絲不動,身體各部分也很到位,也就是俗話說的 “脆勁”。這脆勁使你的整套動作節(jié)奏明快,神韻陶然。但是,你仍 有不少動作不知是因為求快還是怎的,路線顯得不清,方法不明,俗 話說要“勢正招圓”,只做到勢正而未做到招圓,看起來還不能令人 十分滿意。
你具有武術家的那種戰(zhàn)斗意識和氣度,但動作的舒張度卻顯得 不夠。套路和實用技術畢竟有所區(qū)別,起碼應在有些動作上再展開 一些吧,拳法中的撐、拔、張、展、勾、扣、翹、繃,無論對拳術還是 器械都是有所講究的。
你的刀術功底好,應當練出特色來,在刀法準確、節(jié)奏變化上 能否再用些心思?你是否常把你的套路當作一種格斗藝術在腦子里 反復琢磨?鷹爪拳要多琢磨攻防用意、緩與急的節(jié)奏突變,有時動 作要掛串,掛串中間應穿插柔和慢的動作。切忌只注重追求形似蒼 鷹,重要的在于把鷹爪拳的技擊展現(xiàn)出來。
你的較扎實的基本功和頑強斗志,使你的動作看上去舒展大方 而又有銳氣,盡管你個子高人一頭,速度倒也不覺慢,有一種豪邁 的氣度。然而,在有些套路里,你由于身長而動作路線長,恐怕因 此而影響動作速度,思想上拼命地求快,反而失掉了合理的節(jié)奏和 內在的韻律。根據(jù)你的身體的特點,同人家拼速度是要失敗的,既 要豪邁,還要瀟灑。如同寫行書、草書,僅僅能寫得快,未必寫得 美,總要講究章法和韻律。這樣,就須把動作的方法、攻防含義研 究透,把內在節(jié)奏的依據(jù)找到,在此基礎上該加快的則加快,才會 圓潤、生動。動作舒展,則柔得得體,而且又美,一種含有戰(zhàn)斗意 識和風采的美。
你的劍術里,劍法要一招招地想過來,必要時先做慢動作,力 點在哪里,部位到了沒有?劈掛拳練得還是流暢的,但那種冷急長 抽、似長槍大戟般的恢弘氣勢還顯不足;有些較特殊的勁力表現(xiàn)方
法,如轆轆勁、翻扯勁,如何運使腰胯,似還體會不夠。
風格的形成要靠自己去琢磨,要結合自己的特長。轉換身體靈 活、動作速度快,快速多變的自選套路還是適合你的。動作質量完 成得也是不錯的,但尚缺少“寸勁”和銳氣。動作速度變化再快,在 最后的定勢上處理不好,似一首開始優(yōu)美動聽,結束卻索然無味的 歌,令人掃興。一定要培養(yǎng)自己的動靜感和戰(zhàn)斗意識。一停下來, 令人感到這個巾幗英雄一身是膽、英氣勃勃。
此外,想過沒有,你的每一個動作變化是表現(xiàn)形體美,還是表 現(xiàn)武勇的戰(zhàn)斗美。前者是翩翩的,后者卻是鏗鏘的,當然兩者也并 不完全矛盾,武術也要有剛有柔,卻均要以技擊為原則,表現(xiàn)攻防形 象中的美(對套路這一形式而言)有些動作還缺少理解,有的動作 顯得毛糙了點。你的潛力很大,但須主觀努力,平時除了苦練以外, 還應多動腦子琢磨。
瀏覽6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