鏢局和保鏢生涯
龍踅飛騰健四肢,虎臥撲身消化食。
豹力勇猛精神壯,蛇邀隨行把病欺。
鶴翅扇動蹬活爪,鍛煉強身氣充實。
-—武學秘籍《五拳歌》
在武俠文學和影視作品中,鏢局和保鏢的生涯也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創(chuàng)作題 材,如果說武舉制度是把武術與國防、軍事結合在一起,那么鏢局和保鏢是把武 術與經濟、商業(yè)活動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了,所謂“鏢局”,用現(xiàn)在的話說就是“武 裝押運”,而保鏢除了武裝押運的任務之外,還要對重要的對象或大人物進行 “武力保護”。即使到了現(xiàn)代社會,世界各國政要首腦、企業(yè)界的大人物的出場, 身邊還是少不了有精挑細選出來的保鏢伴隨左右。
在封建時代,身懷絕技的鏢師,威風醒目的鏢旗,走南闖北的鏢車在刀光劍 影中縱橫江湖,而背景神秘的鏢局又周旋在各種武林門派、盜匪和官府之間,上 演著鮮為人知的故事。習武之人充當鏢師,以此來保護商旅和客戶的人身財產 安全,從中獲利,即鏢師是以武功作為資本來換取利潤和報酬的。他們有著什么 樣的發(fā)展軌跡和生涯,我們來做一個探索。
鏢局的起源與消亡
舊時的鏢局相當于今天的保安公司,兼有武館的性質,鏢局從其誕生到消亡 經歷了二百余年,而不是像武俠小說中所說,存在于以往各個封建王朝的年代 里。但鏢局里的鏢師其淵源可以追到古代的俠客,俠客經過歷代的逐步演變,分 為兩種人:一是“刀客”,相當于現(xiàn)在的刺客或殺手;另一種則是“鏢客”。
“鏢客”成分,大多是武館里的習武者或官府的警衛(wèi)人員等出身,有一定的 武藝,他們加人鏢局后,就成為正式的“鏢師”。他們如退出鏢局,武功高的也可 以自己開武館,或者仍然去給官府和大戶人家當護院或保鏢。
鏢局是個保安兼警備性質的機構,它承接保護人員、財物安全的業(yè)務。它的 經營模式主要是走鏢和護院兩項。走鏢是護送人員或財物轉移,它既為私家護 送財物,也為官方護送餉銀、稅銀,同時還承攬護送官員上任,護送官眷返鄉(xiāng),護 送商人收款等業(yè)務。護院則是保障雇主(官員、財主、商號、豪宅)的人員、財物 安全,提供安保服務。
其實,這種保護人員財產的“安?!甭殬I(yè),古已有之。三國時典韋就充當曹 操的保鏢?!杜d唐傳》中有程咬金、尤俊達長葉嶺打劫楊林護送的一十六萬龍辰 綱的故事,《水滸傳》中有楊志押解生辰綱的故事。這些押解的形式,很類似鏢 局走鏢的雛形,但兩者的本質不同?!端疂鷤鳌贰杜d唐傳》所描述的是官方派遣的 押送隊伍,而鏢局是民辦的保安公司,是承攬保護運送財物的生意機構,是純粹 的商業(yè)行為。
宋朝時,商業(yè)日漸發(fā)達,隨著大量城鎮(zhèn)的興起,形成了市民階層。與雜技、曲 藝一樣,武術也在平民的主要娛樂場所即勾欄瓦肆中成為一種表演形式。這時, 一種具有后世保鏢性質的武術職業(yè)在宋代開始萌芽。
從一些文學作品中,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早期鏢師的身影?!端疂G傳》中寫道 北宋末年,朝綱敗壞,奸臣當?shù)?,民不聊生,大名府留守梁中書搜刮了大量民脂?膏作為生辰綱獻給遠在汴梁的蔡京,由青面獸楊志負責押送。不料被晁蓋、吳用 等人在黃泥崗用計智取了生辰綱。
梁中書要把搜刮來的財寶運到京城,就讓手下的人改扮成商隊,然后由青面獸楊志帶著一隊人作為保護^實際上,楊志就擔當了保鏢的任務。只是當時沒 有使用“鏢師”這個詞而已。盡管這樣,因為消息早已泄露,還是招惹來了搶劫, 這就說明在陸路上運輸大量的財物需要保護的幾率更高。
正式的鏢局究竟創(chuàng)始于何時呢?比較通行的說法是清朝康熙末年到乾隆初 期。比較通俗的說法是清朝康熙末年到乾隆初期??滴踉谖?1年,在他主政的 后期,社會相對穩(wěn)定,顯現(xiàn)出康乾盛世的征兆。經濟有了發(fā)展,人民自給自足,商 業(yè)活動也頻繁起來,貨物流通已成為社會發(fā)展的必需。但滿漢之間的民族矛盾 還存在,反清的天地會、白蓮教活動頻繁,治安狀況堪憂,強盜土匪占山為王,惡 霸地主魚肉一方,再加上交通運輸?shù)牟槐憷汲蔀樨浳锪魍ǖ恼系K,因此需要 有一群人為流通的貨物、客商提供安全保護,并以此業(yè)務賺錢謀生。而以此謀生 的人為了保護和壯大自己的力量必須成立一種機構,鏢局因此而應運而生。
然而,在明末清初社會上已有大量的鏢客存在,但那時還無鏢局這種組織。 大概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間;尤其到了道光年以后,全國各地的鏢客人數(shù)越來 越多,每一批鏢客擁一個鏢頭而且又都各自收有許多徒弟。在許多地方,形成了 不同的大小集團,為了彼此都能很好地走“正義之路”,不至“大水沖了龍王廟, 一家人不識一家人”,并且在業(yè)務上“相互照應,各顯神通”,于是開始有了這種 標局組織。
明清兩代商品流通越來越頻繁??滴跄觊g平定三藩之后,社會日趨穩(wěn)定,商 品貿易十分繁榮,至乾隆年間達到鼎盛。當時的異地貿易多數(shù)采取現(xiàn)銀交易,商 人成了盜匪襲擊的主要對象。商戶們?yōu)榱吮WC商路暢通,維護自身利益,不得不 高價聘請武師押運現(xiàn)銀或者重要貨物。此時,鏢局作為我國民間早期的保安業(yè) 迅速得到發(fā)展。
近代學者衛(wèi)聚賢所著的《山西票號史》記載,乾隆年間山西的“神拳無敵”張 黑五領旨在北京前門外大街創(chuàng)立了興隆鏢局。據(jù)說,這是我國歷史上有據(jù)可查 的第一家鏢局,張黑五也被公認為鏢師的鼻祖。
因此,鏢局組織最早設立的地方,應該是在北方各省。當時河南、山東、河 北、山西及東北各省都有此種組織。陜西成立鏢局的時間較遲。各省的鏢局成 立起來以后,在北京西河沿也成立了東光裕鏢局。許多人都叫這個鏢局為“總 號”,其實各省的鏢局和東光裕鏢局,都是各自獨立,并沒有領導和被領導的關 系。如果按內行話來說,只不過是“同氣連枝”的關系而已。
各省的鏢局,一般都設立在省會地方,在外縣設立的很少。北方各省的鏢 局,以河南開封北土街的聚盛鏢局為最早。而河北的滄縣,則是出鏢客最早的地 方。俗話說“鏢不喊滄”,就是因為滄縣出鏢客最早,路經這里,應有禮貌,以表 崇敬。山西因有“鹽運鏢生意”,除了在太原設有鏢局外,在運城也設有分支機 構。這些鏢局開設的最早,其資格自然也最老。山東的濟南有鏢局,而在黃縣、 昌邑、濰縣以及長山縣的周村等地,則設了很多分號,這是一種例外,因為這一帶 的商人,主要和俄國人做大量的綢緞生意,每年的交易額特別大,所有流通的大 批資金及利潤,常常需要及時匯總,必須托由鏢局保護運送,以策安全,所以山東 各縣的鏢局設立,就形成一個特殊的發(fā)展局面。
成立鏢局是要向當?shù)卣缸缘?,鏢局和官府的關系非常密切,為的是 關鍵時刻可以動用官府的力量。例如,會友鏢局在光緒二十五年、光緒二十七年 發(fā)生兩次失鏢事件,最后都動用了官軍圍剿,才奪回鏢銀。會友的東家是當時直 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據(jù)說李鴻章并沒有資本注人,只是掛名東家,會友還 派鏢師為李鴻章宅邸護院。僅憑李鴻章的名號,哪家官府敢不買會友的賬?
由此可見,開設鏢局這個行業(yè)極具風險,不是等閑之人便可開辦。創(chuàng)辦鏢局 得有幾個必備的條件:一是得有熟悉鏢路詳情的總鏢頭,他對所走鏢路的路況、 匪情了如指掌,并且與沿途豪杰有交情;二是得有武藝高強的鏢師,是有真本事 的“尖卦子”,鎮(zhèn)得住土匪盜賊;三是得有本錢,一旦失鏢賠得起;四是在官面上 有靠山。一旦失鏢,官府能派兵協(xié)助緝拿。這就是說,開鏢局的人,得在當?shù)毓?私兩面都叫得響。
早年間的鏢局都有大富商的背景。這類鏢局只為某一個東家服務,有相對 穩(wěn)定的客戶,可以說,這類鏢局相當于某一個東家的私人保鏢隊伍。早年間山西 祁縣、太谷、平遙一帶的鏢局就帶有這樣的性質。后來,隨著客戶多、客源廣,鏢 局的業(yè)務范圍也逐漸擴大了。由服務于一個或幾個東家發(fā)展成承攬多種安保業(yè)
務了。
而鏢局與鏢局的關系,在乍一成立,彼此往往都要把自己的成員名冊送給對 方,作為互相聯(lián)絡的根據(jù)。在路上,或到了某一鏢局所在地,則以行客拜坐客和 遞名片的方式打招呼,而且以先遞名片者為大或表示有禮貌,這是鏢局之間一種 通常的聯(lián)絡方法。
按照當時的江湖規(guī)矩,鏢局開張時一個非常重要的儀式就是“亮鏢”。亮鏢 這個儀式很有講究,如果牌子亮不響,那這個鏢局就開不成。亮鏢首先要由總鏢 頭下帖邀請當?shù)氐墓倩率兰摇⒏簧毯兰?、社會名流和武術名家前來捧場。如果人 緣不好,捧場的人少,那這個鏢局就很難開展。如果碰見前來踢場子的人,在比 試中打不過他,那鏢局就更不好開了。
鏢局亮鏢順利,第二步是頭趟鏢,這是最最要緊的。因為沿途劫匪、惡霸、武 林高人知道是新開鏢局的鏢車,多數(shù)會前來尋釁,也主要是看你懂不懂江湖規(guī) 矩,看你的武藝本領高不高。而當?shù)刭I賣家也都在關注你這頭趟鏢的成敗,來進 一步考察鏢局的實力和可信度。這頭趟鏢順利走完,就算在這條路上立住了 “萬兒”,一路上會交不少朋友,包括黑道的朋友,從此再走這路鏢便會暢行無 阻,買賣也隨之興隆起來。
到了清朝中后期,全國重要的省會和商埠所設的大小鏢局已經不計其數(shù)了, 其中較出名的鏢局有30多家,以北京為例,鏢局全盛時期,從業(yè)的鏢師和個體戶 鏢師共有一萬多人,當時最有名的是會友、永興、正興、志成、國興、光興、義合、義友,俗稱“八大鏢局”,從業(yè)者在幾百人之上,會友鏢局達到千人以上,營業(yè)范圍 廣,客戶眾多。
1911年辛亥革命后,封建王朝帝制被推翻,西方近代資本主義的文化和科 技進入中國,社會和經濟體制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保安和武裝押運的商業(yè)保護 形式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諸如鐵路的修建(平漢線、北寧線、平綏線、津浦線等 相繼通車),郵局、銀行的業(yè)務飛速發(fā)展,警察制度的建立,都為人員財物的往來 提供了安全方便的有力保障。加之武器的現(xiàn)代化,促使冷兵器退出戰(zhàn)場,這都造 成了鏢局業(yè)務的萎縮。特別是主辦鏢局的人不能依據(jù)社會的發(fā)展調整鏢局的經 營方向和管理策略,也不能適應資本主義的工業(yè)管理模式和商業(yè)經營模式。那 它的客戶就只剩下那些仍堅持小農經濟商業(yè)模式的經營者了。中國近代社會的 發(fā)展,從外部環(huán)境到內部條件,都對鏢局的運作產生了巨大障礙,鏢局便只有消 亡一條路了。1921年,中國最后一家鏢局——會友鏢局宣告停業(yè),鏢局退出了 歷史舞臺。
全國的鏢局消失后,鏢師們各謀生路,有的被富豪家請去做護院,當保鏢;有 的開設武館,傳徒授藝;也有的街頭賣藝,下海唱戲等;也有的鏢師自己開貨棧, 集資做生意,或開茶館、酒店等。鏢局的從業(yè)者真所謂秋后的樹葉,一陣風來,落得一片干凈。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初年,日升昌、蔚盛長等票號相繼興起,票號開出的銀票 可以在全國各地匯兌,便于攜帶,導致了現(xiàn)銀交易逐漸減少;而且,火車、汽車、輪 船的開通,方便加速了貨物的轉運;銀行的出現(xiàn)又給貨幣匯兌提供了更為便捷的 途徑。因此,鏢局生意逐漸難以為繼,這是許多鏢師被迫放棄走鏢生涯另謀出路 的真實原因。今天如果去參觀山西平遙古城等地歷史遺址,人們或許能夠從一 些遺留下來的鏢局院落、銹跡斑斑的兵器以及一些見證了世事滄桑的鏢旗、鏢車 上去感受那段已經消失的歷史。
瀏覽90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