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醉的武功
酒,在中國文化的歷史長河中,已不僅僅是一種客觀物質(zhì)的存在,還是一 種文化的象征,一種精神的寄托。中國人愛酒,同時也為酒文化的發(fā)展源源不 斷地作著貢獻。從家喻戶曉的杜康到世界名酒茅臺,無不凝聚著中國“酒人” 的探索與智慧。也正是因為這樣,中國的酒才不單給人以美的感受,而且更加 融人了民族文化特征,融人了民族自豪感與大無畏氣概,形成中華民族獨有的 酒魄!
酒是一個詭異多變的精靈,它看似一汪水,卻有著如火般燃燒激情的魔力; 它外表溫柔馴服,卻有著剛烈兇猛的內(nèi)質(zhì)。酒文化在現(xiàn)代生活中也成為一種藝
術(shù)享受。
眾所周知,酒最著名的別稱為“杜康”。杜康是夏朝人,傳說他是釀酒的始 祖。三國時,曹操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短歌行》,詩中有“何以解憂?唯有杜 康”,“杜康”借助曹操詩句而流傳千古3古往今來嗜酒如命的文人,就喜歡吟詠 這兩句詩歌為貪杯自嘲。
“圣人”“賢人”這兩個詞在中國人心目中有著崇高的地位,卻也被好酒的人 當(dāng)作酒的別名。漢代末年,曹操主政,禁酒甚嚴。當(dāng)時的人忌諱說酒字,就把清 酒叫“圣人”,濁酒叫“賢人”,把喝醉酒稱之為“中圣人”或“中圣”。從此,圣人、 賢人、中圣人也就成了酒的戲稱。李白就曾有“醉月頻中圣,迷花不事君”之句。
唐代鄭綮的《開天傳信記》里記載:道士葉法善,與友相聚,大家思酒。有一 少年書生傲睨而人,自稱曲秀才,高談闊論,法善以為是妖魅,便偷偷用劍去擊 他,那秀才應(yīng)劍倒在臺階下,化為瓶,美酒盈瓶。從此“曲生”或“曲秀才”作為酒 的別稱,又增加了美酒的神秘。
在戰(zhàn)國時期,荊軻與高漸離在酒肆飲酒,高漸離擊筑而歌,慷慨悲涼,在當(dāng)世 很有影響。在荊軻刺秦王前的易水死別時,高漸離把盞高歌:“風(fēng)蕭蕭兮易水 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憋嬀瞥瑁瑧?yīng)該是當(dāng)時很流行的風(fēng)尚。
酒與俠的關(guān)系也非同一般,李白的《少年行》一詩寫道:“五陵少年金市東, 銀鞍白馬度春風(fēng)。落花踏盡游何處,笑人胡姬酒肆中?!闭f的就是少俠與酒的佳 話。至于綠林好漢,則向來是以“大秤分金,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而著稱。
此外,中國武術(shù)中還有因喝酒而產(chǎn)生的“醉拳”和“醉劍'
酒對武功的作用,最精彩的篇章應(yīng)該是在《水滸傳》中對武松的描寫,武松 連喝十八碗酒,夜過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可以說是千古絕唱的傳奇。酒 壯英雄膽,在快活林中,他又醉打蔣門神,顯示出高超的“酒醉之武功”,一套醉 拳被武松使得得心應(yīng)手,出神入化。
酒,喝出了豪情仗義,喝出了氣魄和膽量,喝出了梁山好漢,喝出了桃園三結(jié) 義。所謂“酒壯英雄膽”“酒后吐真言”,都淋漓盡致地詮釋了酒的奇妙。
酒到底是什么東西,喝了它能讓人變成什么?答案則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了,這就是所謂酒品即人品。酒是一種可以讓人心蕩神馳的溫?zé)?也是一種可以 讓人暴露浄獰的冷酷;酒是一種可以奪命的毒藥,也是一種滋潤生命的補品;酒
是一種能夠相依為命的情誼,也是一種能夠分解和諧的冷湯。酒可以是月黑風(fēng) 高殺人夜,也可以是情意綿綿柔似水;酒可以是奪情偷愛的禍首,也可以是達情 傳意的連理枝。酒是寒冷中的溫暖,酒是沖動的添加劑,酒是友情的連心橋。酒 更是銷魂水,是一種讓人癱軟的液體;酒又是烈火,可以讓一個懦夫燃燒成頂天 立地的英雄。酒常常出現(xiàn)在天使和魔鬼的手里,讓你不知道該愛它還是恨它。
酒是一種因人而異的情懷,是一種物質(zhì),也是一種精神,更是一種文化藝術(shù)。 有什么比把酒臨風(fēng)、對酒當(dāng)歌的超然忘我更能體現(xiàn)出內(nèi)心的快意? 一杯在手,胸 襟漸開,人們就變得熱情奔放,豪氣蓋天。若不是一連喝了十來碗好酒,武松豈 敢過景陽岡,徒手制虎?更奇妙的是,酒甚至能讓人喝出一種意境,激發(fā)人們的 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使人的藝術(shù)天賦借酒力超常發(fā)揮。唐朝偉大的詩人李白斗酒 詩百篇,而曹雪芹賣文沽酒寫就千古《紅樓夢》。
古今中外,人類對于酒都有一種共同的精神追求。哲學(xué)家尼采認為,酒神的 精神暗喻著情緒的發(fā)泄,掙脫束縛,回歸初始自由狀態(tài)的生態(tài)體驗。在酒中,物 我兩忘,達到最大的自由,一切生死利祿于我如浮云。
在武俠小說和影視劇中,寫武林人士的武藝離不開對酒量的描寫,酒量 即膽量,也是武林人士的武功深淺之衡量尺度。要論金庸小說中人物的酒 量,雖然《倚天屠龍記》中有一個人物叫做“醉不死”司徒千盅,卻也恐怕比 不上《天龍八部》的主人公蕭峰,他是金庸筆下第一英雄,這與他的豪飲恐怕 不無關(guān)系。
小說中有一回的回目是“劇飲千杯男兒事”,專寫蕭峰(那時叫喬峰)喝酒那時段譽第一次見到他,也是他在小說中第一次露面。段譽在酒樓上看見他 “桌上放著一盤熟牛肉,一大碗湯,兩大壺酒,此外更別無他物,可見他便是吃 喝,也是十分豪邁自在?!倍巫u見了,心里不能不十分的佩服,暗暗喝了一聲彩: “好一條大漢!這定是燕趙北國的慷慨之士。不論江南或是大理都不可能有這 等人物。包不同自吹自擂什么英氣勃勃,似這條大漢,才稱得上‘英氣勃勃’四 字! ”接著兩位不知對方底細的人物一同喝起酒來。段譽靠“六脈神劍”的功夫, 將酒逼出指尖,而蕭峰則是實打?qū)嵉睾攘讼氯?,兩人一氣喝了三十大碗,最后?四十斤酒喝完,一場真正的豪飲過后,兩人結(jié)為知己兄弟。
如果說《天龍八部》中的蕭峰是豪飲第一,則令狐沖堪稱好飲第一令狐沖之好飲酒,在金庸小說的主人公中無人能比。
蕭峰第一次露面,就在酒樓豪飲,這已經(jīng)是好酒之人最好的出場方式了。而 令狐沖還未在小說中正式露面之前,就有關(guān)于他飲酒的消息傳來了 :一是他與一 位乞丐坐在地上喝那“猴兒酒”(說是湘西的猴子采果子釀的酒,故稱猴兒酒), 不僅用氣功將乞丐的酒全部喝完,而且連他的猴子也買來了;二是令狐沖與采花 賊田伯光在衡陽回雁樓上飲酒,還有恒山派的小尼姑儀琳在一旁陪伴,這飲酒的 場面怪異而奇特。
綜上所述,琴聲、畫境、書意、棋勢、酒量,與武功如此融合無間,緊張對峙中 也多了幾分舒緩之氣,殺伐中有了一些詩情畫意。一張一弛,動靜相宜,亦文亦 武,雅俗共賞,正是古代文人俠客和豪杰所追求的一種境界。
瀏覽1,211次